賦能LNG行業,筑牢安全生產防線

        分類:航譜小知識發布時間:2024-09-05

              近年來,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,對清潔高效的天然氣能源需求急劇增長。LNG,即液化天然氣,其主要成分為甲烷,經由油田開采并預處理后液化,再通過海運或陸運抵達LNG接收站存儲,隨后轉化為氣態,通過管網輸送至用戶。在流轉過程中,一旦發生泄漏,極易誘發自燃、爆燃,對人員構成生命威脅并導致重大經濟損失。鑒于LNG相關企業氣體泄漏事故的頻發,對LNG廠區的全面、高效監測顯得尤為迫切。

              地處我國西南的某燃氣有限公司廠區,其核心危化氣體泄漏風險點涵蓋了LNG儲罐(含乙烯、丙烷、異戊烷、混合重烴)、液氮儲罐、輕質油儲罐、LPG儲罐,以及密布的管廊管線。面對眾多且分布廣泛的潛在泄漏源,該廠曾主要依賴傳統點式氣體嗅探器進行監控,包括固定安裝于建筑物內的自動監測裝置,以及安防人員手持設備進行巡檢的方式。盡管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作用,但因其技術局限,也逐漸暴露出以下問題:

        (1)當前泄漏監測系統缺乏直觀顯示與有效跟蹤能力,且風力因素干擾定位精度,應急響應時故障定位遲緩,決策支持信息匱乏。

        (2)人工巡檢模式存在監控盲區,監測覆蓋面不足,且威脅人員安全,構成重大安全隱患。

        (3)廠區密集布局的危化氣體儲罐在行業歷史上多次發生重大泄漏事故,實施24小時不間斷重點監測是確保安全的關鍵。

        (4)考慮到生產裝置與BOG壓縮機內長期承受高溫高壓,易致反應裝置與管線腐蝕,隱蔽微裂與穿孔風險積聚,建議部署7*24小時在線監測系統,以確保對關鍵區域的安全守護。

        (5)針對廠區設施老化問題,特別是儲罐、管線及閥門、法蘭、焊縫等易損部件,其泄漏源位置難以預測,常規檢測手段難以全面掌控,亟需加強智能監測技術應用,有效應對泄漏事故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,提升事故預防與排查能力。

        (廠區潛在泄漏點)


              為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管控水平,航譜時代協助該廠區新建立了一套氣體泄漏監測預警系統。該系統由前端感知系統、視頻傳輸網絡和氣云成像智能化監測平臺等組成。以“降本、增效、提質、一體化”為最終目標,協助該廠區對于危化氣體泄漏監測管理取得如下提升:

        (1)由被動監測向主轉變。

        (2)由依靠定點監測向遠程全方位遙測轉變。

        (3)由單一報警提醒向高精度可視化智能預警轉變。

        (4)由難溯源向智能化精準定位泄漏源轉變。

        (5)由受天氣影響(風向、風速)監測效果受限向全天候無差別監測轉變。

        (6)由高漏報、誤報率向極低漏報、誤報率轉變。

        (氣體泄漏監測預警系統)


              通過低投入、小改動,該廠完成了“雙一體化”建設效果。顯著提高了其對危化氣體泄漏的監測與管理能力,形成了具備自身特色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;加強了主動遙測,實現監測可視化、報警實時化、管理協同化、服務集成化,提升安全生產管控水平,及時、精準地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,有力推動了安全生產向可持續、高質量的方向邁進。